百科名片 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352539.htm
标识
标识英文翻译为Sign;指任何带有被设计成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,以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,综合解决信息传递、识别、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biāo zhì
注意:不读biāo shí
基本解释
[mark] 立标指示位置
详细解释
1. 记号,符号或标志物。用以标示,便于识别。
三国 魏 嵇康 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,五方殊俗,同事异号,趣举一名以为标识耳。”一本作“摽识”。 宋 郭彖《睽车志》卷一:“尝梦入冥,吏引至一处,若官府,两庑皆大屋,贮钱满中,各以官为标识。问之,曰:‘此俸禄也。’”《醒世恒言·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把盛油的桶儿,一面大大写个‘秦’字,一面写‘汴梁’二字,将油桶做个标识,使人一览而知。” 萧红 《王阿嫂的死》:“在村里, 王妹子 、 愣三 、 竹三爷 ,这都是公共的名称。是凡佣工阶级都是这样简单而不变化的名字。这就是工人阶级一个天然的标识。”
2. 标明;做出标志。
标识(标志)的词义
标志”与“标识”,在现代汉语中是等价的。他们具有相同的读音,即biāozhì。“标志”与“标识”是同音、同义、异形词。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【标识】biāozhì 同“标志”。
识(zhì)<书>①记:博闻强识。②记号:款识│标识。
标志:是一个事物的特征。
标识:是一个让你认识的特征。
对于“标识”这个名称的内涵与外延,人们有着不同角度的理解,正确地界定标识的词意,有利于深入展开标识设计课题的讨论。
《辞海》里注:“标识,即‘标志’”。而在“标志”条目之下有一段引文,摘自《水经注·汶水》:“赢县西六十里有季扎尔冢,冢圆,其高可隐也。前有石铭一所,汉末奉高令所立,无所叙述,标志而已”。
我国古代很早就在文献里提到了“标志”,依照《水经注·汶水》中的说法,古代的石碑就起着标志的作用。在《文选·孙绰〈游天台山赋〉中善注:“建标,立物以为之表识也。”标识与标志在中国古代是完全等同的,标识即标志。
从客观的现实来看,我国古代虽很早就有城市,但城市的结构是简单的,标识的主要功能在商业上。从字面上看,“标识”与“标志”两个词都有“标”字,“标”是表识,是一种最古老的记忆方法,是记忆的一种符号或记号。但中国古代的造词也不是可以随意的,“标识”与“标志”两个词的后缀不同,在使用上有区别。“志”在古代通“帜”,是一种让人识别的标记,不但可以用一种形式来帮助记忆,也可以张扬自身的形象;而“识”字虽有时同“志”,但首要的意义在于“知道”“认识”,是要让人熟悉,记住。“识”字则除了“记住”的意义外,有“认得”“识别”的进一步要求,更多的是一种沟通。可能在古代“志”与“识”字同音,故有借用之嫌,所以,标识和标志既可以混用,也可以分别其特殊使用场合。标识与标志从本质的意思上差别不大,但在表达的方向上还是存在着不同的意义范围,前者所包括的领域更广泛一些,而标志应该是标识的一部分。
在现代城市中,标识与标志二者能否完全等同起来?虽然很多场合里已经混用了,但是在使用时出现明显不同的意义范围,“标志”这一名词较多地指向一类图形或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记号,作为某一类事物的表征;而“标识”既能代表图形类的符号,也用语表述文字,数字,方向标等记号,有着更广泛的使用领域,应该说,标志是标识的一个部分。
在英文里,能体现标识意义的词有很多,但用法不尽相同。如“landmark”一词,指的是城市中的点状要素,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,通常是指陆地上明确肯定的具体对象,与“标识”在意义上很接近。“landmark”属于“mark”类符号,是一种标志,或者说是一种历史的记号,是一种与标志性建筑,标志性景观有关的标识。“mark”也用于商业标识,起源很早,至尽仍在沿用,商标就是“trademark”。
英文中也有“sign”一词,有“signboard”“signpst” “signage”等词,指的也是标识。“sign”有符号,记号,标记,招牌,指示牌等意义,与今天的指示系统在意义上很接近。“signal”指的是信号,也用于标志。“signpost”多用于道路标识,“signboard”指的是招牌,广告牌,站牌就是“signboard”。另外,英文中还有“nameplate”“nameboard”等词,它们像日本人住宅门口的写着家族名称的牌子,就称“nameboard”,也有指商标。在国外的各类标识的表述中, 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。
标识
英文翻译为Sign;指任何带有被设计成文字或图形的视觉展示,以用来传递信息或吸引注意力。
标识系统
英文翻译为Signage或Signage System;以标识系统化设计为导向,综合解决信息传递、识别、辨别和形象传递等功能的整体解决方案。
空间引导系统
英文翻译为Wayfinding System;1960年由建筑师Kevin Lynch提出,在业内形成很大反响。其目的是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,使得陌生访客能够在最快的时间获得所需要的信息。由于空间引导系统需要标识系统技术和理念体系的支撑,因此,在一个建筑环境中,两者在很大程度上融合起来。
说明:
从以上几个概念来看,广告和标识从概念上既有融合,又有区别。
A 广告(Advertisement)更多从企业和产品的观点,强调营销和促销功能;而标识(Sign)更多是作为一种产品,强调媒介和物质形式;广告更多从营销学上理解,标识更多从信息学角度理解。
因此,标识牌(Signboard)可以是广告牌,也可以仅仅用来传递最基本的识别信息。
B 而标识系统和广告就截然不同了。一个组织的标识系统可以认为是CI/VI的空间化和实物化,是CI/VI的核心;一个建筑的的标识系统基本上等同于空间导向系统(Wayfinding System)和该建筑物(或所有者)的识别系统的组合。
标识产品类型(从形态来分类)
擎天柱标识(The High-Rise Sign)
独立式标识通过高大的立柱支撑而使其能够在远距离被目及,称作“擎天柱”标识。高耸的独立式标识与众多其他类型的标识相比,具有更高的能见度,且被普遍应用于商业,例如加油站和旅店,这些商业是面向于驾驶人群的,或其服务是面对相当大量的陌生访客。
地牌式标识(The Low-Profile Sign)
一些独立式标识被应用于广阔而不封闭的场所,被称为地牌式标识或碑式标识。通常认为,和传统广告图案相比,地牌式标识能构造出更柔和的印象。而且,该标识的构造理念往往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。
贴壁式标识(The Wall Sign)
贴壁式标识是被固定在平行于建筑物墙体的外部或内部,所放位置与墙体的距离要小于18英寸。通常情况下,只有一面。它的形状既可做成板式,附带上文字(通常是用塑料做成),也可做成独立的立体字,直接镶嵌在墙体上。过往人群在阅读侧面的贴壁式标识,比阅读直接迎面标识的更困难。因此,贴壁式标识的内容一定要清楚、醒目,不应包含更多其他干扰信息;贴壁式标识很容易适合整体的建筑构造,常作为建筑的附属装饰。
横越式标识(The Projecting Sign)
横越式标识在建筑物或建筑物的表面被固定,通常与建筑物垂直,而且内容几乎总是双面的。由于这些因素,它能在街道的任何一方被清楚的看到。一些当地标识法规对横越式标识的尺寸限制是相当严格的,因此,此类标识往往被用于欧洲和历史悠久的美洲城市.
屋顶标识(The Roof Sign)
屋顶标识被竖立在建筑物的屋顶上,全部或部分被固定在建筑物上。像独立式标识一样,它主要针对距离较远的受众或驾驶人群。美国汽车旅馆业的研究显示,由于这些屋顶标识能见度的增强,对于那些不熟悉此地区地理位置的人群起到显著的指示作用。
背发光屋檐标识
从技术上来说,背发光屋檐标识是遮蓬形状的透明有机塑料板的一部分,由物体内部通过荧光光源或高亮光源背打光形成。由于塑料板的高透明特性和在整个遮蓬上的均匀发光,背发光屋檐标识能提供夜间高效的辨识功能,并通过标识的发光部分照明暗黑的城市街道。
屋檐式标识(The Awning Sign)
屋檐式标识是一种不发光的标识,由柔软的材料做成屋檐的形状,通常在材料表面上进行涂漆或喷绘打印。屋檐式标识的扩展尺寸通过在水平和垂直距离上不超过真正的屋檐。屋檐式标识可以提高三面印刷。因为不发光,其夜间的识别效率减低了;同时,尺寸的限制意味着有可能无法到达潜在的客户。商业人士应该认识到,帆布做成的屋檐式标识需要考虑到维护并缺乏持久性。
电子信息标识(The Electronic Message Center)
电子信息标识通常是电子或电器控制设备,用来显示时间、温度或其他信息。与阅读板和橱窗标识相似,信息可以有效快速的更换。电子信息标识能安序列显示各种信息。众多商业使用该标识发布公众信息和产品。
阅读板标识(The Readerboard)
阅读板标识的信息可以手工更换,通常由单独的文字和画报裱贴在面板上组成。如橱窗标识,可以为特别的价格和服务做广告。它也可以放置于让驾驶人群容易看见的地方。为有效使用阅读板标识,信息需要经常更换。阅读板标识如不很好地维护,过往人群只能得到的负面商业印象。
旗帜标识(The Banner Sign)
说明:
旗帜标识由轻型材料如布、纸和柔性塑料做成,通常在开放式固定于坚固的框架上。旗帜标识通常用于临时场合,如宣告宏大的开幕仪式、房产开盘或其他特殊的宣传。旗帜标识往往给人以新颖、激动的印象。[1]
标识,按照使用的功能可分:商标、徽标、标识、企业标、文化性标、社会活动标、社会公益标、服务性标、交通标、环境标、标记、符号等。作为人类直观联系的特殊方式,在社会活动与生产活动中无处不在,越来越显示其极重要的独特功用。
信息的新定义与标识
传统的信息定义,一直不够完备,关键就是没有更早的启用“标识=标志=表识”这词。传统经典信息定义,加上“标识”一词,马上就升格为,定义的标版。
如,著名维纳的否定式的信息定义(改造前):信息就是信息,信息既不是物质,也不是能量。
改造后,逆维纳信息定义:信息就是信息,信息是物质、能量、信息及其属性的标识。
2002年Deng's原创的信息定义:信息是事物属性标识的集合。
跟随模仿的画蛇定义:信息是事物属性的表征(普适性缩小,添足)。
正确识别物标是正确定位的前提,如果误认了物标就会得出错误的船位,甚至导致航海
事故的发生。
陆标定位时应尽量采用孤立的、明显的物标,这些物标是比较容易识别的。连绵的山头,
高度和形状相差不大时,识别比较困难。不同的方位、距离上见到的同一物标,其形状是不
同的,这也给物标的识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。
常用的物标识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。
一、利用特殊物标识别
识别物标时,可以首先认准明显、孤立、突出的物标,如灯标、孤岛、突出的山嘴,有
特征的山峰等,再辨认它的前后、左右的物标。有些物标的形状或颜色比较特殊j有些物标
的名称便是根据它们的特征而来的,这些物标容易认准。而认准了这些特殊物标以后,周围
物标就容易辨认了。
二、利用等高线识别物标 。
设想将一个岛屿、从底部到顶部按相等的高度,一层一层地水平切开,
则岛屿表面便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切口线。由于同一切口线上的高度相等,因此把它叫做等
高线。再把这些等高线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,便形成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圈,构画出该岛的
外表形态。由此可见,等高线显示地貌的特点是:
(一)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等。
(二)同一幅图上,等高线愈多,山愈高,等高线愈密,坡愈陡,反之,山愈低,坡愈缓。
(三)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实地形状相似。
掌握上述特点,便可根据海图上物标等高线的情况,大致判断出从不同方向看该物标的
形状。航行中看到一个物标,便可根据其形状和船与物标的相对位置,结
合海图上等高线的情况大致判定是什么物标。
三、利用对景图识别物标
对景图是船艇在一定位置上,对照经常航行海区中有实用意义的主要物标景象,绘制成
的主体素描图(或照片)。在对景图上通常标有主要物标的名称和观景点的位置。目前在海图、航路指南、推荐航法等资料中都绘有一些主要物标的对景图,航行中可用来识别物标。
使用对景图时,船艇一定要位于对景图中所标注的观景点的位置附近,否则物标布局不
一样,容易错认物标。对景图上黑白或明暗的线条,一般只着重用来表现它们的形态特点物
标之间的距离是用轮廓的层次来表示的。五虎礁离观景点的距离较近
四、利用船位识别物标
在物标较多的情况下,首先利用易于辨认的两、三个物标观测船位,并且在测船位的同
时测下需要识别的物标的方位。在海图上根据已认准的物标定出船位后,从船位画需要识
别的物标的实测真方位线,该线指示的物标即为需要识别的物标,可从海图上读取其名称。A、B为已认准的物标,C为要识别的物标。航行中在观测A和B进行两标力位定位的同时,观测C标方位。在海图上画出船位后,即可顺C标的方位线,找到C标在滴图匕的位置。
澳美标识转载
|